在逛完羅湖商業城後,經由羅湖關口回到香港。雖然人潮很多,但還算是很迅速順利的通關。
通關後,沿著通道搭上往香港的直通車,在交界處望頭向兩旁看,發現很有趣的景象。在圍牆的一端,可以看到大樓林立的深圳,另一頭看到的卻是有山有水的新界,跟我印象中的香港及中國有很大的對比。應該是比較繁榮的香港,在這時卻有點像是鄉村。雖然我知道新界本來就沒什麼發展,從以前就是這樣,不過中國的崛起卻讓這個眼前所看到的景象增加了有趣卻令人省思的地方。
搭上港鐵,約半個小時後到達九龍。再次看到十八年後的香港,心裡卻是很興奮,想好好去看看有什麼改變。由於港鐵的廣九線在尖沙嘴沒有與地鐵相接,所以只好在尖東站下車。曾經常聽到尖東這個名詞,現在終於知道原來是自尖沙嘴東來的,也算是第一個知識收穫。
到了香港,趕緊就是要找到棲身之所,家人有建議幾間民宿,逐一打了電話詢問後,找了間超便宜的地方棲身,一晚才港幣兩百元,帶著忐忑的心前去。那是在旺角的一個公寓,然後隔成幾間出租,雖然很小很窄,但卻是五臟俱全。香港的寸金寸土,在這裡真是發揮到了極限。
安頓好後,問了問房東,才知道這裡是很熱鬧的區域,鄰近九龍半島最有名的兩條街,廟街及女人街。在開始逛逛之前,給了should打了個電話,知道一切都安好,也總算是放了心。之後香港的行程,就從這兩條街開始囉。
這兩條街上,看到的都是滿滿的人潮,其中觀光客占了很大的一部分。雖然沒有shopping的慾望,不過看著顧客跟商家討價還價的情景,也算是不虛此行。再來就要提到吃的東西了,這裡的東西雖然看起來不是很衛生,但是味道及價位卻是相當吸引人的。由於是一個人,所以無法像其他人一樣吃大排檔,不過也點了碗三寶飯,畢竟廣東燒臘是相當出名的。飯一端上來,真是看傻眼了,雖然有燒肉、燒鴨及叉燒,但是卻看不到配菜,就只是兩根燙過的橄欖菜,覆蓋在一大碗的飯上面。瞧了瞧隔壁桌點的也是如此。看來要吃好的燒臘飯,還是台灣比較適合。
在香港,交通是相當便利的,經過仔細的安排後,幾乎乘坐了所有的交通工具,包括地鐵、電車、巴士、渡輪等。這些交通工具對於觀光客的導引,也非常的國際化,這也讓香港推廣觀光,有相當大的助益。一張八達通,真是方便無比,還可以去麥當勞刷卡買東西吃,真希望有一天悠遊卡也能有這樣強大的功能。
雖然沉浸在喧鬧的九龍及香港的蘭桂坊中,但是更多的時間卻是享受一個人的寧靜,以及思考許多事情。夜晚的太平山頂及維多利亞港,都是我很喜歡駐足的地方,坐在椅子上吹著海風,沉靜在自己的世界裡,也算是此行中,很特別的收穫。
這次香港行本來就不是shopping為主,所以緊湊地看看香港及九龍後,就決定騰出一天的時間去澳門,然後再從澳門坐飛翼船直達香港機場。趁著去澳門之前,還有一點時間,就去了趟離島~大嶼山。
來到大嶼山,大佛是必去的景點。雖然階梯很多,走起來有點吃力,不過一股氣地爬上去也挺快的。大致看過後,緊接著去到大澳漁村去看看水上人家。那裏的風景很好,真的很有鄉村的風味,我也在哪裡看到了小黃,後來回想起來,好像行程中沒看到狗,經過思考後,就很快了解到原因為何。不過看到居民的生活,真的跟香港本島的生活差很多,居民雖然沒有奢華的一面,但是卻多了一份親切感,也讓我感到不虛此行。
在香港,雖然沒有大肆採購,不過也帶了一些東西。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純手編的小東西,由於是純手工,所以我也站在哪裡看著老闆編織,相當有意思。
香港不大,但是卻是很繁榮,無論在香港、九龍,或是離島,都能夠很深刻地感受到全然的不同。作為一個國際觀光都市,香港確實是名符其實的一顆明珠,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