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期: 2009/2/21~2009/4/26地點: C1-4、E展覽室、美術街及竹林內廳
董老師這次的書法作品展,讓我印象深刻。主因除了對董老師的作品感興趣外,而展場空間的充裕以及空間的配置,把書法作品融入於展場其中。在欣賞當代書法時,從任何一個角度觀賞,都有其不同的感覺以及體驗、衝擊。
數位科技藝術在這次的展覽中,也發揮另一個當代藝術的可能性。其創作結合了董老師的作品,讓欣賞當代書法作品與空間性的互動之餘,有多重的體驗享受。
董老師的作品,走的雖是當代藝術路線,但是對於書法的傳統美學,亦能發揮其藝術的美感。綜觀全世界的藝術作品,乃至於媒材的使用上,書法所強調的線條架構最為深刻。雖然以單色的方式呈現視覺,而創作上、字體上,每一筆一劃的力道卻可以傳達創作者的心情、想法。這也是中國書法讓西方人為之驚嘆的地方,而其藝術也凸顯出東方的特色,與西方的不同之處。
董老師曾說到,她每天早上固定要寫書法,而早上清楚的思緒,在書寫運筆時的提手、頓轉間,自然地釋放出來。筆畫運行中的氣,也是在每天持續不斷的創作練習中,保持氣韻協調、筆力渾厚。
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長達五十多公尺的巨幅創作。其作品不以同一平面的方式作空間布置,卻以波浪型的曲線及其視覺流動性,呈現出滾滾長江東逝水的氣勢,同時也呼應作品中三國時代的壯闊。
原來,作品的美,與展場空間性的融合,也是一門高深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