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去了趟北美館,看龐畢度收藏展,也趁機看了北美館25年典藏展及方力鈞的作品。
龐畢度收藏展中呈顯了不同藝術家的創作,無論是立體派或是抽象派,皆令人感受到藝術家的獨創性及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年代的我們,也許很難了解當時藝術家創作時的心境,但正是這個原因,卻給了欣賞者更多的想像空間。
也許是自己較喜歡有條有理、線條分明,所以很難接受超現實主義的創作。不過聽聽Katrine對於超現實主義的闡述後,嘗試去想像完全的本我作風,創作出來的作品,反倒是揣摩出一般人在淺意識中,想做卻不敢做的意念。尤其Katrine點出超現實主義的達利,再對照其創作及展覽中錄像裝置的共通性,真令人有會心一笑的感覺。
北美館25年典藏展,則是輾轉的點出自己欣賞的喜好,竟然是台灣早期日據時代的藝術創作。陳澄波、廖繼春與李梅樹的創作,每一筆畫清楚地勾勒出台灣早期的景象及生活。大概是小時候在彰化鄉下長大的關係,對於創作表現出的,有很深的共鳴。讓我不禁回想起夏日的夜晚,大人們站在門前與鄰居聊天,一群小孩子在前面的田裡抓青蛙,互丟泥巴。大概是很珍惜懷念當時的日子,所以欣賞作品時有特殊的感情於中。
展覽中膠彩畫的畫風,我很喜歡。雖然比較缺少景深及陰影的感覺,但明亮的用色,會令人觀賞時心情大好。(純粹個人意見~) 郭雪湖、陳進的作品真的有這樣的感覺喔~~~
至於方力鈞的生命之渺,老實說自己不是學藝術起家的,對於創作中想表達的,確實很難體會。或許是對中國近代的文化及生活方式不了解,而難以與作者產生共鳴。但他所創造出的光頭,則是成功地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把自身想表達的,以光頭的不同主角,及不同的方式,暗喻般地呈現出來。套句周杰倫常說的: 很屌!!!
展期: 2009/5/6~2009/7/12地點: 1A &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