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09

海角七番地

很久沒有對於國片支持的我,要向「海角七號」致以最熱烈的掌聲及鼓勵。

記得上次對國片的感動是去年的事了。也許是當時甜蜜的氣氛,以及「不能說的 · 秘密」裡很純真的愛情。讓我在人生中,留下了一輩子難以忘記的回憶。

而「海角七號」帶給我的,卻是許多不同的思考,也同時讓我對於一些事物,有很深的感動及體會。事實上從片子上映之前,已經有許多的消息在身邊傳遞,大部分是從事藝術工作的朋友那所得知的。(國片只能跟藝文搭上關係?...感慨~) 片子上映後,更陸陸續續聽到對此片的正面評價。魏德聖對於台灣文化(或稱台灣味)的深入刻畫,劇中每個人物的表現,以及時間、空間和角色的整合,都恰到好處。雖然我還是很難把劇中的愛情故事與音樂夢想的實現串連在一起,不過整部片子卻是相當地溫馨,並且笑點不斷,張力十足。

電影是反映現實生活中的習慣、特色甚至是小細節。「海角七號」完整、直述的方式,呈現出恆春當地的生活、人情味,以及小鄉村的人物性格,甚至是騎車不戴安全帽的 ~ 習慣… 劇中人物除了有不同的背景外,也有自己的小故事。對音樂失意卻又放不下的阿嘉,日本人友子對於工作的要求完美及自身的壓抑(~確切地感同身受),水蛙為愛的奮不顧身,努力不懈地推銷小米酒的馬拉桑,富有鄉土味說話及肢體表達的代表。其中,我最欣賞的莫過於把「幹」這個「台灣傳統親切的問候語」(前新聞局長林佳龍的名言) 掛在嘴邊的「茂伯」^^ll... 他的憨厚、直率以及好面子的個性,是我相當喜歡的。(因為我也是台客代表 :P)

片中愛鄉、挺在地人的情節,在魏德聖的巧妙安排穿插下,把屏東許多真實在地的人事物,融入進去。飾演警察的民雄就是排灣族的原住民,而琉璃珠也是排灣族三項寶物之一,原住民愛喝的小米酒及鄉下宴會的辦桌,也就不言而喻了。對於七月份才走過屏東原住民部落的我,有好深好深的感動,尤其是對於魯凱族及排灣族的熱情,久久不能忘懷。觀賞「海角七號」裡許多場景、人物的同時,就像似身在劇中的熱血沸騰。

把握僅有一次的人生,完成自己想做的事,全心付出於自己所愛的人,享受自己所嚮往的生活。「海角七號」讓我的生命有了另一層的體會。

是時候去排灣部落探望藝術界的好朋友了~